掃碼獲取更多行業(yè)報告
1、BC電池設備投資強度更大
BC電池的制造工藝本質上是 TOPCon等高效電池技術路線的延伸,但 其 工藝復雜性 更高 。以 TBC電池 為例, 目前其 工藝流程 有 14道步驟,較標準 TOPCon產線12道工序要再多 2道 ,主要因為 其需在背面構建叉指狀 p+/n+區(qū), 要通過激光開槽、掩膜等技術進行精確的圖形化處理 。
工藝鏈延長及制程復雜度提升,顯著推高了BC電池的 單位 設備投資 額 。參考愛旭股份 2023年 9月 披露的公告,其 義烏六期 15GW 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 項目 預計設備總投資 57.29億元,折合單位產能投資額 3.82億元 /GW。關鍵高價值設備構成中: 氣相沉積鍍膜設備 0.96億元 /GW 占 金屬化處理設備 0.73億元 /GW占 光刻處理設備 0.57億元 /GW 占 15.04%,合計貢獻近 60%的設備 投資成本。當前隨著技術成熟度提升及工藝優(yōu)化,新建 BC產線 的 設備投資 額 已降至 2.5 3億元 /GW以內 。
2、 激光設備為主要增量
BC電池因正負極都在電池背面,需要對背面 p+/n+區(qū)域實現(xiàn)高精度隔離來確保電池可用性。早期 BC電池研發(fā)依賴半導體光刻技術實現(xiàn)背面 p+/n+區(qū)域的高精度隔離 但其高昂的成本與復雜的制程(需 6 8道光刻掩膜步驟)嚴重制約了產業(yè)化進程。2018年德國 ISFH首次提出“激光摻雜 +背面鈍化”的方案并進行了技術實現(xiàn),但技術成熟度底,產能、成本、技術無法于常規(guī)技術競爭。近幾年,隨著激光圖形化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在精度提升、損傷控制和生產效率上得到全面突破, ,2021年正式進入成熟應用期。當前 BC電池量產已經全面使用激光圖形化替代光刻技術,在大幅度降低電池設備及制程成本的同時壓縮工藝步驟,真正將 BC電池制造邏輯從“半導體級精度”向“低成本可量產精度”的范式躍遷。
激光在BC電池制造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 PERC產線中激光設備價值量在1000萬元 /GW左右, TOPCon產線中激光設備價值量僅 500萬 /GW左右(不含 poly finger設備),而當前新投 BC產線中激光設備價值量 約 5000萬 /GW BC產能的擴張將帶動激光設備需求大幅增長。
3、 BC產能逆勢擴張
在光伏制造業(yè)面臨嚴重 產能過剩的背景下,主要廠商 均已基本 暫停國內 TOPCon路線的新建產能規(guī)劃,當前 仍在進行的產能建設 項目 主要 聚焦 于 BC技術路線。 隆基和愛旭持續(xù)保持 BC領軍企業(yè)的地位,部分二三線企業(yè)也在通過自投、合建、改造等方式擴充 BC產能,而 所有頭部企業(yè) 也都 已布局至少一條 BC技術中試線,并加速推進工藝研發(fā)與量產轉化進程。
隆基綠能持續(xù)領跑BC產業(yè)化進程,其 HPBC 2.0產能 計劃 從 2025年 4月 底 的15GW提升至 2025年末的 50GW。新增產能中約 50%通過 原有 HPBC 1.0及 PERC產線技術改造實現(xiàn)。
另外, 在 6月 30日股東大會上,公司 董事長鐘寶申表示 6月份HPBC 2.0產品 單月 產 出達 2GW,預計 9月份可實現(xiàn) 單月 產出 3GW 11月份可實現(xiàn)單月 產出 4GW。
愛旭股份 目前 擁有 2個 BC電池及組件生產基地, 共 18GW ABC產能, 其中珠海基地 有 10GW產能 ,義烏基地有 8GW產能。此外,愛旭 在 濟南規(guī)劃了 30GW電池組件產能,分三期建設,目前一期 10GW項目的 部分 組件車間已投產,電池車間廠房已完成封頂,計劃年內實現(xiàn)電池車間投產?;谥饕髽I(yè)披露的產能規(guī)劃估算 行業(yè)新增 /改造 XBC產能規(guī)劃近 90GW。